对于六书的定义和用法已经几乎忘记得一干二净。当年自己念这一门课时已觉得棘手,现在看着一个只有初中一的小学生在学习,蛮同情他的。他妈问我如何分辨指事和象形?说起来很简单,真的要逐字分析起来,还不是件易事。虽然底子里有这样的知识,可是当突然被问时,脑袋却转了半晌,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。难呀!真不好意思。
其实汉字的特色就是因为有这样的造字法而变得有趣。现在的学生能那么早就深入学习这些汉字的演变历史,挺不错的。不只是学习汉字、中文,至少很早就能打稳基础,明白一些汉字是怎么演变而来。我更佩服那中文半桶水的阿妈。每天为了实行24孝制度,逼自己和孩子一起学习,甚至是汉语拼音。有人对中文有兴趣,我当然万分高兴,即使不会,也想办法帮助她。当然更义不容辞的帮她找一些参考资料,好让她在孩子面前当个100分的妈妈。这总比一些不断自豪的说自己是香蕉人,一点也不觉得脸红的好得多。
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转注、假借在这样的状况下,突然变得清晰起来................该重新学习,把遗忘的记忆再重建起来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