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/3/10

杨锡彭教授上课语录

扬教授的授课方式非常有趣活泼。现代汉语予人的感觉本来是沉闷无聊,枯燥晦涩,但是杨教授另类的授课方式把硬撅撅的内容给激活了。上课变得很精彩,上班一族的疲态被教授的幽默一扫而空,就连平时爱游晃的脑袋也清醒似水。教授能言善道,运用活教材如数家珍,一件接一件,潇洒自然。
以下是教授的一些比较经典的上课语录。

语录1
讲汉语已经不再是中国人的专利。
一位电视台主持人曾经在某一个国家的地铁站遇到这么样一个情况:
两个外国人站在行动的地铁里以流利的中文交谈。不久,地铁停下,突然一个黑人站起来以中文对这两位站着的仁兄说:“两位,不好意思,我到站了”。

语录2
地域性的中文多受方言影响,于是汉字字义也有了方言的特点,不能随便乱猜。
一位台湾同胞第一次到中国,看到这么一道菜单,惊叹不已:“土豆丝”。台湾的土豆(to dao)依闽南话是指花生,能把花生切成丝还真不容易,于是他就点了这一道他以为需要绝技的菜肴。结果上菜后,原来土豆在中国指的是马铃薯。马铃薯要切成丝何其容易?

语录3
每一个地方有自己的口语方式,没有一个规范标准。
“萝卜一斤多少”、“番薯一斤多少”这样的问法千万不能用在北京,会被误会,甚至引来怒骂。
北京人认为这是不礼貌的语法。在这样的问法当中,“萝卜”和“番薯”变成了代名词,指被问的人是“萝卜”或“番薯”。正确的方法应该是“请问这萝卜一斤多少钱”“请问这番薯一斤多少钱”.......那“人”与“萝卜”、“番薯”的分别就清楚了

语录4
汉语的特点是有阴阳上去的音调变化。不同的音调代表不同的事物,譬如:深、神、婶、肾。其他语言体系是无法用音调区别字义的,譬如Chinese(阴)Chinese(阳)Chinese(上)Chinese(去),不管用什么音调读,四声之后,Chinese还是Chinese。

语录5
绝对标准的普通话只是一种理想。世界上没有所谓完美的事情,一直以来人们所说的规范化课题只是学者的玩意儿,也是教育制度的问题。语言只要大家能了解沟通就好,所有的事情可以有很多种看法,但并不是真理。教授鼓励大家尽量用自己的中文方式沟通,带方言口音也没有关系,对与错之间一定有灰色地段。说什么黑白的人全是废话。这让我想起一直被嘲笑的前后鼻音无法分辨的困境,教授好像下凡进行搭救的天使。

语录6
什么是年轻?汉语大词典解释成“年纪不大”。教授说这是错的解释。每一个阶段的认知是不同的,20岁比30岁,当然20岁叫“年轻”;30岁比40岁,30岁此时也是“年轻”;如此类推,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“年轻”。教授说看事情的角度不要去设一个界限,这样,事情的发展和进步就收到限制,社会就会停止前进了。

语录7
世界上不是没有美好的事物,而是我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。湖南有位无辣不欢的仁兄,他认为在奶油蛋糕里放条辣椒才是好吃。可是当他意外地吃到没有辣椒的奶油蛋糕时,他才发现,原来事情的真相不是永远的。美好的事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感受来发掘。学语言也是一样,总不能一脉相承的认为“是这样、是那样”,变通、变通。。

8 comments:

傑·詩凌 said...

新年前我在曼谷遇見一群講華語的年輕人. 他們的口音有點怪怪的, 看似華人, 可是卻猜不出是來自哪裡的華人. 一問之下, 原來他們是來自印尼及泰國的中國留學生. 他們都以會說華語為傲呢!

nann nann said...

呵呵~教授的授课真的很精彩,让语言这么死板的东西也活泼起来,哎~恨不得又上一次课!

佩芳 said...

JEcelyn,现在太多人会说华语,不只是华人。我们应该以会中文而骄傲。中文的地位在未来是不可忽视的。

佩芳 said...

桦榕,对呀!你知道吗,教授授课完毕,大家竟然排队等他签名,好像偶像似的。哈哈!他很“可爱”!也很幽默。但,太直率!我觉得你很幸运,有他当导师,虽然他的要求很高。我相信你一定会有优秀的成绩。慢慢来,别急,这是教授说的。做论文不能急!我有点后悔怎么没有选他?有机会,我一定会再上他的课!!他说6月会再来,不知道上什么什么中文系的。我会向弈璇打听。到时你可能也可以抽空前来。

nann nann said...

佩芳,那天我战战兢兢打电话给杨教授。论文写不出来,感觉没脸见他,不过教授还是很亲切!

我当初就是因为上了他的课,才想要写语言的论文的。教授对学问很严肃的,要求也很严厉,我这种半桶水~

6月间教授来给本科生上课,到时我希望可以抽空下去槟城看他。

佩芳 said...

桦榕,别急。慢慢写,请教教授,慢工出细货。我相信教授会很乐意给你教导。

教授说得对,做好准备,然后顺利毕业很重要,不要因为急,结果答辩时出问题,那时什么都完了。我也在考虑中,如果真的不行,就不要勉强自己,等多一年才去。到时看看。你要加油!!我们一起共勉!

莎莎妈咪 sab said...

哈哈,佩芳,你的杨教授很有趣呢!上他的课一定很精彩,肯定不会“钓鱼” :)

佩芳 said...

对!没机会“钓鱼”。他的教学方式让人振奋。